他们是一对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恩爱夫妻,他们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民营企业家。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白手起家创办了三家电梯企业,历经30多年的经营发展,如今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行业有名的全产业链电梯服务商,打造出“三奥”金字招牌(“三奥”为三家电梯厂的简称——奥菱达、帝奥、天奥),产品行销世界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谱写出“中国智造”的辉煌篇章。
这对创业成功的夫妇就是“三奥”电梯的董事长薄坤发先生和总裁杨爱珠女士。近日,记者到“三奥”采访了他们夫妇逐梦前行、成就大业的人生故事,并了解了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我们感到,他们夫妇不仅是一对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更是有作为、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当代中国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第一篇】创业之路
为改变命运,夫妻共同创业
1957年,薄坤发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震泽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当年他家里十分贫穷,7岁时父亲去世了,他还有两个哥哥,母亲一人拉扯着3个儿子,生活艰难,温饱都解决不了,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年幼的薄坤发过继给他人,这样薄坤发便从震泽镇来到了相邻但却跨省的另外一个地方——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但新的家庭依然穷困,奶奶单目失明,养父也腿脚有病,在他11岁时,亲生母亲离开了人世,薄坤发的童年可以说过得苦涩悲惨。但儿时的薄坤发在乡下农村却有幸遇到了一位后来成为他人生伴侣的女孩,她的名字叫杨爱珠,与薄坤发同岁,长得很漂亮、聪明伶俐,两人成为了亲密的小伙伴,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在一起感到很愉快。
直到薄坤发快20岁的时候,他才与漂亮温柔的姑娘杨爱珠确定了恋爱关系,在他们两个人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不久后,薄坤发就不得不离开家乡南浔,离开自己的恋人,因为他已应征入伍,穿上了军装,投身到了离家遥远的军营。他们那张青年时合影的黑白照片,如今被放大打印出来,摆放在杨爱珠的办公室里。照片上的他们二人可以说长得十分般配,男方英俊帅气,女方白净漂亮。
薄坤发刚到部队就遇上唐山大地震,他所在部队接到任务后,赶赴灾区救灾,而此时正逢他的养父病重,接到电报的薄坤发当时很是纠结,但军令如山,忠孝不能两全,他不能离开部队回家照顾养父。养父的病情在现在看来是很容易得到治愈的,但当时养父执意要从医院回到家里,因为全家当时只有一块钱,根本没钱治病,结果养父回到家里没几天就过世了,薄坤发接到这个噩耗内心十分悲伤。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薄坤发所在部队接到了命令被调往云南前线打仗,家里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4个月中未见薄坤发寄回来一封家书,大家以为他牺牲了,他的奶奶也因为受不了这个刺激而病倒了。
薄坤发在抗震灾区、在自卫反击战前线战场时,虽然没有和杨爱珠正式结婚,甚至他很长时间还处于“失联”状态,但作为未婚妻的杨爱珠却默默地担起了照顾薄家的重任。她悉心照顾着薄家几口人的生活,靠她一个人种菜卖菜,艰难地撑起了薄家人的生活,直到薄坤发转业回乡,才开始变为两个人共同挑起一家人生活的担子。
从部队转业回到乡里的薄坤发起初几年当村长和村支书,为带动老百姓致富,他开始经商办企业,但经商并不容易,不过,出身军人的他性格坚强,还是努力坚持着。杨爱珠出生在南浔古镇边隅繁荣村的一个村干部之家,她是一个很要强的人,虽然当年她还是一个农家女,但她有改变命运的决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许多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正值三十多岁的薄坤发、杨爱珠夫妇俩正是在这时候,敏锐地意识到,穷则思变,要摆脱贫穷,改变命运,就要经商创业,于是,他们于1991年向左邻右舍借了5000多元钱,在南浔镇开了一家油漆店,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回首往事,他们感慨地说,是国家的改革开放让他们抓住了富起来的机遇。
从经营油漆店开始,他们的日子开始日渐好转,生意也越做越好,并且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她又承包村里的一个濒临倒闭的砖窑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与一位电梯行业里的朋友聊天时,杨爱珠夫妇感觉到随着国内建筑业的发展,电梯业正在兴起,未来大有前途。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新的创业方向。于是,他们紧抓机遇,于1994年4月在南浔镇繁荣村创办了一家电梯配套小厂,起名叫奥菱达电梯配套有限公司(后改名浙江奥菱达电梯有限公司,简称奥菱达)。公司承接了南浔巨人电梯厂的配套部件业务,从此一头扎进了电梯行业30年,并且把企业越做越大,直到发展成横跨江、浙两省的3家电梯企业,成为今天中国电梯业的巨头。
电梯公司成立后,为了找代理商,杨爱珠经常到全国各地去开拓市场,常常是一出差就是半个多月回不了家,因为出差时间长,去新疆等有些地方也比较艰苦,跟她去的业务员就有些人不愿意去了。但杨爱珠不怕艰苦,敢闯敢干,从当年她去新疆卖出了第一台电梯开始,如今她在新疆地区已经卖出了500多台电梯。由于杨爱珠能干,企业的订单业务日益多起来,经营有了转机,国内许多电梯销售商都给他们厂下订单,许多知名商标产品都是在他们夫妇开的电梯厂做电梯配套生产。然而,经营的扩大也导致厂房瓶颈随之出现。寻找新厂房,找到企业发展的根据地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事情。几经奔波,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空地,就是位于繁荣村的一家空置的南浔红雷化工厂,但是高昂的厂房租金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夫妻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经过再三思考,杨爱珠横下一条心:风险再大,也要租下厂房。当年年底,她的电梯配套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40多万元,但除去要支付厂房租金等成本,她非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数万元,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怎么办?万般无奈,杨爱珠只能硬着头皮借高利贷发工资,就这样,企业一路艰辛维系着生产,慢慢地发展起来。
到了1996年,薄坤发、杨爱珠夫妇筹集资金为繁荣村修筑了一段通往南浔镇的公路,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观,也给奥菱达对外联系及业务拓展带来了很大便利,目前,这条道路依然完好,发挥着功用。由于电梯产品质量做得过硬,产销也风生水起,到了1997年,奥菱达的厂房面积已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公司业务规模不断发展,不断地扩建厂房。到了2000年,又建起了办公大楼。从此,奥菱达的发展如日中天,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电梯业的知名企业了。
200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薄坤发、杨爱珠夫妇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每一个省会城市都在建高楼大厦,于是,他们夫妇决定向着电梯整机生产进军,必须在电梯业界做大做强。在这个新千禧之年,奥菱达经过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和不断尝试,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垂直客梯。薄坤发、杨爱珠夫妇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成功的喜悦与兴奋,记得当初他们去办理资质证书时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负责人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负责人对公司的支持和帮助。接着奥菱达便生产出来客货两用电梯、自动扶梯等产品。在他们夫妻的管理下,公司生产技术不断得到突破,工艺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创新,2000年奥菱达从电梯配件生产正式转入整机制造,制造出了第一台垂直电梯,2003年奥菱达电梯年销售额突破1000台。
随后,2003年为了寻找符合心中标杆的合作伙伴,薄坤发与杨爱珠不远千里奔赴德国,寻找技术更加先进的合作伙伴。德国电梯性能优良、实用,又不乏灵活的设计,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就是当时薄氏夫妇对德国电梯的评价。先进的技术理念与生产技术,遇上了追求产品质量的人,中德两家企业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办厂的协议,由此诞生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
2004年,他们夫妇与德国电梯企业合作,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开办了中德合资企业——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简称帝奥),到2014年帝奥生产的电梯年销售量突破25000台。同年,在湖州市南浔镇“电梯产业园”,薄坤发、杨爱珠夫妇又创办了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天奥)。天奥初期总投资9000万美元,注册资本6000万美元。
为突破土地瓶颈
与外企合作在苏州建厂发展
由于奥菱达电梯的业务发展迅速,企业急需扩大厂房,而在南浔一时无法解决,薄坤发和杨爱珠夫妇俩便把目光投向了邻省的苏州市吴江区,当时正好赶上吴江区震泽镇八都工业园区正在以诱人的优惠政策招商,2004年,薄坤发、杨爱珠夫妇为突破土地瓶颈,在八都工业园区成立了第二家电梯企业——中德合资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70多亩,后来政府又批了200多亩土地。从此,在“帝奥王国”里,先进的电梯制造技术、一流的生产设备、科学而缜密的企业管理;先进的萨瓦尼尼全自动钣金生产流水线、数控激光机、多工位数控机床、数控折弯机、电焊机、自动化喷涂线等先进设备并配有国际领先的电梯全套检测仪器;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安装维修保养、装潢于一体,产品涵盖乘客电梯、无机房电梯、观光电梯、医用电梯、汽车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液压电梯、载货电梯等十二大系列产品,熔铸成了薄坤发、杨爱珠夫妇心中的“精品电梯王国”。
帝奥电梯秉承德国品质,一系列设计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由此,帝奥电梯不但在国内市场上占据稳固的份额,还远销俄罗斯、伊朗、印度、哥伦比亚、迪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迈上了新的高度。
政策感召回归家乡,创办第三家电梯企业
在与江苏震泽镇相邻的浙江南浔镇,电梯业是优势支柱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展于90年代,壮大于21世纪。目前,南浔镇建有南浔电梯产业园,园内电梯企业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2家发展到如今的39家,其中规模以上电梯整机生产企业14家,从事配件生产及维护的企业有25家,从业人员总数已经超过6000人。集聚知名的电梯制造企业,打造南浔电梯产业新集群已经列入了湖州市及南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几番辗转终于找到了薄坤发、杨爱珠夫妇,表达了希望他们回家乡发展的愿望。在政府诚意和政策的感召下,他们夫妇决定回南浔镇再创业,以报效乡亲父老。2012年,他们在南浔成立了他们的第三家电梯企业——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天奥)。目前,天奥拥有5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138米高的电梯试验塔,一幢研发大楼和一幢办公大楼,从2014年年底投产至今已有十余年。
天奥落地南浔产业园后,许多零部件的供应依靠电梯产业园区内的供应商就可以完成,不必再依赖外部供应商,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处一个园区,接触时间较长,零配件的工艺改进更加容易,反馈更加及时,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对电梯产业而言,南浔的规模优势和配套优势是其它产业园无法相比的。”薄坤发如是说。
天奥电梯项目的回归当年受到了浙江省政府、湖州市政府以及南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2012年浙江省浙商回归重大项目,董事长薄坤发也荣获了浙江省“浙商创业创新奖”。
天奥的入驻,为南浔电梯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为电梯产业园充实力量的同时,也丰富了紧密衔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南浔电梯产业的实力再增强,规模更显著。
薄坤发、杨爱珠夫妇作为第一代企业创始人,身上流露和洋溢着一种真诚待人、坦荡做事、勇于奉献的独特精神品格,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在奥菱达、帝奥的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他们响应浙江省和湖州市政府的号召,在他们花甲之年回乡南浔创办了天奥,可以说就是出于一种回报家乡与感恩知遇之恩,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企业家的担当和责任。“上马了,便再也下不来了,我们只能往前狂奔,才能对得起政府、对得起那些期待和观望的人”,他们质朴的话语让人动容。
【第二篇】 经营发展
企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从早年成立的浙江奥菱达电梯配套有限公司,到后来成立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再到后来成立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三奥”走过30年的奋斗发展历程,终于成为我国电梯行业的巨头。采访中,杨爱珠总裁多次表示,“三奥”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中国电梯行业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和百年品牌!
杨爱珠介绍,“三奥”的三个电梯生产企业,第一个是奥菱达公司,它是老大,是1994年第一个成立的;第二个是2004年成立的帝奥公司,经过厂房扩建,建立起自己的整机生产线,成为了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型的企业,在各省设立了50多家分公司,目前帝奥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台以上,已经形成帝奥电梯完整产业链,是世界一流的帝奥品牌电梯生产基地,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第三个是2012年在南浔创办的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2014年天奥正式生产运营,产品为高端品牌,主要销往国外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三奥”的产业地位和发展能力在业界领先,能够生产12大系列电梯品种,包括乘客电梯、观光电梯、无机房电梯、载货电梯、汽车电梯、自动扶梯等。在这些系列品种里,科技含量最高的是“三奥”研发的高速电梯,其速度每秒可达13米,而且让人乘坐舒服,比较适合100层以上特高楼房建筑使用。高速电梯的制造彰显出“三奥”在电梯行业中超强的研发能力和科技领先地位。“我们在企业设有国家级电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等机构,有许多专家和技术能手,硕士、博士生的研究员比例很高,我们做电梯用的电脑芯片就是自己做的!尽管这样,我们坚持创新,每年还要降本,还要研究更好地降低电梯噪声,增加乘客的舒适感。”杨爱珠介绍,目前,“三奥”已经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公司等数家央企龙头大企业开展了合作。“就连国家核电厂项目的电梯也从我们厂订购。”
技术创新、注重诚信是企业遵守的信条
与德国企业合作,成立中德合资企业——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是他们为企业发展做出的一次正确决定。通过合资办厂,引进了德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将产品质量大大提升,占领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让企业获得了快步发展。帝奥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是帝奥技术创新的重点,也是产品科技含量的亮点。目前,帝奥生产设备先进,产品质量上乘,并不断加大产品技术创新研发,电梯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30多年来,企业电梯销售量每年都在提升,新客户不断增加,老客户不离不弃,产品市场认可度相当好。
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开拓市场并不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唯一原因,薄坤发和杨爱珠夫妇认为,注重诚信经营是企业成功经营、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三奥”,注重经营诚信,注重产品质量诚信、服务诚信是必须严守的准则。薄坤发董事长在采访中说:“我深深感到诚信是企业发展最大的资本。我们的员工队伍,也必须是一支诚信的队伍。因为产品质量是靠员工来做的,他们若不诚信,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我要求员工坚守职业道德,这样企业才能发展。”杨爱珠总裁也表示,“我们一是靠质量保证,二是靠产品性价比高,三是靠诚实守信。我们的产品质量,都是按德国标准生产的,质量无可挑剔。”
在全国六七百家电梯企业中,“三奥”电梯已经达到国家特种设备A1级生产许可资质(最高级),拥有专利技术100多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奥”坚持品质服务,更好地服务社会。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贴近客户进行服务,以品质服务世界。行业首创“天眼”物联网系统,24小时全天候远程监控,大数据高效分析与传输,实时关注电梯运行情况,能够及时响应解决客户需求。
如果要问“三奥”为什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对此,杨爱珠总裁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有自己的人才。我们和南通职业高校合作,培养自己的高级技术人才。另外,公司注重科技创新,不断研发的新产品确保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比如,公司研发的旋转观光电梯,目前在全国独一无二,这种电梯能做到90度旋转,自动旋转,自动开门。再如,公交型扶梯的研发,它专门用于地铁站,已在韩国首尔地铁中标,并在2015年,首尔地铁的1、2、4、5、6、7号线已经交付使用,还有上海的9号线地铁、土耳其地铁用的都是这种公交型扶梯。”
走多元发展之路:
经营酒店,发展科技养蚕业
随着电梯产业的成熟发展,“三奥”也开始走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他们夫妇开设了4家高档酒店。其中一家是由帝奥电梯公司在震泽镇建造的博阳开元酒店项目,另外一家是在南浔投建的花园酒店,这些酒店都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除了经营酒店,他们夫妇还对养蚕业情有独钟,但他们养蚕是采用高科技手段,还在2024年在苏州震泽镇创办了苏州博阳茧业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篇】社会公益
不忘初心,爱满人间
“三奥”电梯在谋求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的同时,企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尽心尽力,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长期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和职工发展平台。在前几年新冠疫情期间,该企业员工即使一个月不上班,公司也是照发工资。杨爱珠说:“即便是现在企业经营感到困难时期,我们面对工资压力大,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但我们有决心搞好生产经营。我们没有裁人,尤其是考虑到有的员工双职工都在企业,年龄大,我们不能让他们下岗。”
二、在全力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保障的同时,切实关爱困难职工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物资和资金支持。
三、支持当地中小学教育事业,设立相应的奖学金、助学金并进行物资捐赠等。在企业举行“薄杨慈善,爱满人间”的公益慈善活动中,杨爱珠为贫困学生捐助了数十万元的助学资金,受到捐助的学生代表感动得热泪盈眶。
四、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慈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参与社区志愿者、无偿献血等活动。每年重要节日前,企业还派人去当地养老院慰问老人。2018年,杨爱珠在南浔大剧院参加南浔区政府举办的扶贫攻坚三年行动暨慈善募捐推进大会,在会上各大企业踊跃捐款,杨爱珠不忘初心,代表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参与了捐款,天奥被评为南浔区慈善贡献单位。在南浔区扶贫攻坚大会即将召开的大背景下,2021年10月12日,杨爱珠随同南浔镇养老服务中心有关领导来到南浔敬老院慰问敬老院内的老人,给他们带来了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五、为当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修路等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关心当地困难村民,给予物资慰问等。
六、长期参与当地“新春慈善募捐”活动,为当地慈善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七、天奥被评为2019年开发区“慈善杰出贡献单位”、2023年度慈善突出贡献单位。在2020年9月14日,杨爱珠代表天奥参加了“低收入群众三年奔小康”暨“慈善一日捐”动员大会,并代表天奥参与了捐款。此外,在2020年“慈善一日捐”大会中结对帮扶洋南村,为一名贫困大学生捐助了5000元的助学资金。另据统计,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这3年期间,“三奥”每年向南浔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3年共捐赠150万元。
对于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杨爱珠感慨地说:“我们做企业之所以成功靠的是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国家改革开放给我们提供的发展机遇,我们感恩党。在我们企业里也建有党支部,目前党员人数有70多人。”采访中,杨爱珠表示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作为企业家要有责任有担当,把企业搞好,让员工在企业有奔头。有企业员工激动地表示,“杨总就是每时每刻都想着怎么把企业做得更好,给我们员工的待遇很好”。
作为企业领军人的薄坤发、杨爱珠夫妇,他们虽然出身农民家庭,但却是胸有大志、奋发有为的一代企业家的典型,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敢于勇立潮头,具有超前的商业眼光,敏锐的市场意识,如今他们的儿子薄建林也担起企业管理者的重任。薄建林表示:“‘三奥’电梯是我父母打拼了一辈子的产业,很不容易!作为接班人,我将以父母为榜样,诚信经营、顾客至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响应国家和本地高质量发展要求,一如既往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将电梯事业做大做强!”
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三奥”也积极融入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为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面向全国为老旧居民楼改造加装电梯强力推出爱心工程。我们祝愿“三奥”在电梯行业的商海中如同三艘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